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黑鬼与亚洲女人XXXX,亚洲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th id="ibzqx"><tbody id="ibzqx"><listing id="ibzqx"></listing></tbody></th>

    1. 當前位置:【新安中學首頁】>【德育園地】>【心理健康
      慣孩子的后果,你真的承受得起嗎?
        [2017-10-12 10:04]  瀏覽次數:3682
      【字體:放大 正常 縮小】 【打印頁面】【關閉窗口

      慣孩子的后果,你真的承受得起嗎?
      來源:安徽省和教育

       慣未成年人的后果,最終要由成年人來承擔。

        知乎上有人問:你見過最壞的孩子是什么樣子的?

        有人說是仗著比別人大,欺負其他小孩子;

        有人說是歲數不大,滿口臟話;

        還有人說是偷雞摸狗,坑蒙拐騙;

        這些孩子毋庸置疑是壞孩子,但我見過最壞的孩子是這樣子的——

        一名小男孩因媽媽不讓玩手機,連續(xù)抬腳向自己的親媽飛踹了5腳,奶奶勸阻未成,媽媽卻沒有還手。

        14歲女孩當著眾人的面,連扇父親十余個耳光,拳打腳踢,飛起來踹,父親不但沒有還手,也沒有生氣。

        兒子哭鬧著讓母親買玩具,母親不買,兒子狠掐母親脖子直至答應,母親任由任性氣大的兒子抓其頭發(fā)。

        之所以說這些孩子最壞——

        試想一個對父母都如此歹毒的人,一個脾氣火爆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長大后,又能容忍何人何事?

        這些孩子匪夷所思的行徑觸動了很多人,很多人譴責他們的喪盡天良和禽獸不如:

        一個孩子能有多憤怒,連父母都打;

        真是白眼狼,父母真是白養(yǎng)活他們了……

        在古代,孩子打罵父母事件,辱罵祖父母父母者已是大罪,最高還會被判死刑,更何況是毆打、殺害。

        但反觀現在,孩子毆打、傷害父母事件頻發(fā)已被稱為一種“新型家庭暴力”,讓人深思為什么父母對孩子傾盡所有,孩子卻對父母報以拳腳?

        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有人可能認為把小孩子家鬧鬧情緒動輒就上升到“家庭暴力”,是給孩子亂貼標簽,是危言聳聽。

        但當你看見這樣的新聞:

        20歲的少年因討錢上網不成,拿起菜刀將自己的親生母親砍死在血泊之中;

        16歲女孩囚禁母親8天,4天不給飯吃,將母親捆在椅子上毆打,母親被折磨致死;

        15歲少年弒母竟說“不后悔” ;

        14歲少女殺死奶奶被判12年……

        你還會覺得是夸大其詞、言過其實么?

        孩子打父母頻頻發(fā)生,但比起事件本事更悲哀的是,父母對孩子毆打自己居然無動于衷(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幾則新聞父母的態(tài)度),他們選擇不反抗,甚至出現“媽媽被打不敢回家”等令人瞠目結舌的場景。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打人行為沾沾自喜,甚至還以“慫恿孩子打人”為樂趣。

        我就見過一個奶奶對自己家的一歲孫女能夠打人笑得合不攏嘴,認為孫女打人是長本事的表現,還到處“炫耀、演練”孩子的打人本領。

        毋庸置疑,上述這些父母或者老人大多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

        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

        小孩鬧著玩兒;

        小孩兒能犯什么大事;

        小孩子長大就知道孝順了……

        用魯迅先生的話——“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來形容他們的想法再合適不過。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從小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小時候犯的錯誤如果不及時糾正,任其養(yǎng)成壞的品行,就有可能導致長大之后犯更大的錯誤。

        孩子年幼無知,不管動手打誰,一定要在孩子第一次打人的時候就扼殺這樣的行為。

        否則,是非觀念的混亂,長大后他就很可能變本加厲打你。

        當前,所有人都在倡導快樂教育,要求尊重孩子。

        雖說父母不能過于嚴厲地教育孩子、打罵孩子,但若孩子已經到了動手打父母的地步,父母還是不以為意,那等待的必將是孩子的越發(fā)劍拔弩張。

        父母別以孩子小,打人沒關系。到頭來,自己種的惡果還得自己吃。

        今天家長不“打”孩子,孩子明天就將打你。

        今年孩子打父母是新聞,父母不管不問,明年就會是常聞。

        只重成績,扭曲人格

        對于孩子打自己,除了不以為意的家長,更有默默忍受的家長。

        這些家長甘愿做孩子的“出氣筒”,只求孩子成績好,卻不知道成人比成才更為重要。

        還記得“深圳公務員廖天野打罵父母”的事件么?

        廖天野就是不折不扣的成績好的孩子——北大畢業(yè),又考上了公務員,可最后是怎么對父母的:

        六旬的父母去給廖天野帶孩子,卻因小事遭兒子打罵,衣服被兒子撕破,左肩膀被兒子咬得鮮血直流,最終被兒子逐出家門。

        父母多年的養(yǎng)育栽培,換來的卻是一場禽獸不如的撕咬和毒打。

        面對輿論的口誅筆伐,被打老父親還一味地包容廖天野,“希望記者們不要再給兒子太大壓力,我們這是家務事?!?/p>

        事件一出,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徐光興分析道:廖某是家中的獨子,父母比較寵愛他,在他犯錯的時候未能及時糾正反而一再容忍。

        所謂“一俊遮百丑”,父母只注重了他的學習成績,在其性格培養(yǎng)上顯然有所欠缺。

        慣未成年人的后果最終要由成年人來承擔。只重成績,不重人格的慣子,不僅害他,更是害己。

        最好的家風,尊重與感恩

        縱觀對家長施暴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不懂得感恩父母。

        拿上面的“留學生機場弒母”來說,25歲本該靠自己賺取生活費,他卻找母親要的那么心安理得,當母親拿不出錢時,居然不念任何恩情,回報的是滿腔怨恨的利刃。

        這就是中國式家長的悲劇,對孩子付出一切,對孩子有求必應,撐大了孩子自私貪婪的欲望。一旦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任何要求,張牙舞爪的他們便丑態(tài)百出。

        即使有時候,父母已傾盡所囊。

        看見過這樣的新聞,小伙當街毆打父母 ,只因為嫌棄父母買的婚房太小。

        網友的評論很感人:“我給你的不多,但是我僅有的”。

        外人都能看出的道理,對父母的收入和艱辛都有所了解的孩子,為什么只是無情地暴擊?

        轟動一時的“留學生機場弒母”案件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日本留學五年的汪佳晶,25歲了,每月還張口找母親要7000元學費和生活費,母親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可悲可嘆,母親在沒有生命危險后,還以“孩子有精神病”為孩子辯護,但最終還是輸給了法律。

        也許,兒子身陷囹圄那一刻,母親才意識到自己一味的忍讓、寵溺、包辦,只求成績,正是殺害孩子的真正元兇。

        看過一期綜藝節(jié)目《中餐廳》,對趙薇的育兒理念非常贊同:

        “教育孩子,千萬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否則會讓孩子擁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將來你老了,孩子也覺得你沒那么重要”。

        對于孩子的不感恩,不尊重,就是因為父母太把孩子當回事了,而不知不感恩、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成人后比狼更可怕。

        最好的愛是讓孩子學會感恩,最好的家風是讓孩子學會尊重。

        教導孩子學會尊重、懂得感恩,父母毆打孩子的事件將會變成天方夜譚。

        孩子毆打父母,也許還沒有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也許,它已經發(fā)生。

        若父母還以孩子小、孩子成績好,容忍孩子,今年父母不“打”孩子,明年孩子就能打你。

       六安市新安中學  XJL編輯
      新安中學辦公室   發(fā)布

       

      總訪問量:人次 總瀏覽量:22526人次 日均訪問:21427人次 今日訪問:3564人次 在線人數:21237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站前置審批號: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
      郵編編碼:237151 辦公室:0564-2311115 教務處: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