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0:38] 瀏覽次數(shù):3495
來源:河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
一、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法
1、高效學習的定義
那究竟什么算高效學習。先看定義,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手法,在相對短的時間內(nèi)集中注意力,以解決一個工作或生活當中的難題為目標,并加以勤加練習,有時候還需要向名師求助。這個定義中包括七個關鍵詞,分別是一、適合自己,二、學習手法,三、短時間,四、注意力,五、解決難題,六、設定目標,七、名師。
2、兩種學習方法
在學習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學習方法,比如我們學習英語10多年,真正能說一口英語的人有多少,在努力程度夠的情況下,有無反思下是否方法有問題呢?
學習方法有兩種:自然主義學習法和結(jié)構主義學習法。
自然主義學習法,注重一項知識或技能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為的是模仿,極少成多,以量取勝。比如語言,學習一項語言不需要去搞清楚背后的語法關系,因為你不是為了去創(chuàng)造一項新的語言,而是不斷多聽多說。你見過幾歲會說英語的小孩懂英語語法,懂很多英語單詞的嗎?
結(jié)構主義學習法,要的是透過現(xiàn)象去找到底層的關系,能夠舉一反三,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比如藝術,學習藝術是為了創(chuàng)造新作品,而不是為了模仿。再比如我們學習寫作,也是為了創(chuàng)造,形成自己的風格。所以,如果該用自然主義學習法的,你卻用了結(jié)構主義學習法,自然就是低效的了。就如我們學習英語,先學語法記單詞,結(jié)果變成啞巴英語。
3、練習不必顧全大局
當然,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也不一定高效。怎么樣做是更好的學習方法?最簡單的就是把你的目標要拆碎,針對細節(jié)進行反復的練習,不要一開始就照顧全局。比如學習一篇英語文章,把中間一個個句子都讀懂,不然就不學下一篇。比如練習一首曲子,把中間的一個小節(jié)練熟練,然后再下一個。
4、碎片化學習的真相
對于有工作的成年人來說,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才是事實。有人說碎片化學習不好,那是因為你沒有學對。怎么能在碎片化的時間里面更高效的去學習?你要帶著困惑和問題進行學習,目的性要強。在一段時間內(nèi),你的頭腦當中應該有一個課題,然后圍繞這個課程去學習,去撿碎片,而不是亂撿。比如我最近在學區(qū)塊鏈,就針對這個每天看幾篇文章,每次搞清楚一個名詞術語,然后再進行下一個。
二、不談興趣,用任務驅(qū)動學習
我們常常覺得學習沒有動力,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會給自己找借口說,不想學這個,是因為沒有興趣。為什么我們老強調(diào)興趣?
1、人做事的動力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知道人做事的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內(nèi)部:如興趣、虛榮心、好勝心等。一個來自外部,也就是完成任務之后帶來的獎勵。所以興趣是內(nèi)部動力,那如果對一件沒有興趣能不能做到呢?知道做事動力來源后我們就知道當然可以了,借助外部動力就好了。所以對于成年人來說,再以有無興趣來當動力就很幼稚了,成人學習,是可以不需要興趣的。
2、以任務來驅(qū)動學習
生活中的任務驅(qū)動
比如許岑提到,他對做飯這個事沒什么興趣,但因為出國沒人給他做飯了,便將做飯當成養(yǎng)活自己的一個任務,因為任務的驅(qū)動,便也能把飯做好了,后來甚至出了炒菜教程。
職業(yè)中的任務驅(qū)動
這個很容易理解,看你的職業(yè)是什么,就去學什么。比如同樣是學攝影,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他攝影水平的提高肯定是不如在報社工作的圖片新聞記者,因為他們是有任務的,只要有交代的。
那如果沒有工作怎么辦?就自己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自己來聘請自己,這還是要一個非常非常清晰并且實際的目標,然后帶著這個任務目標邊干邊學就可以了,比如你學寫代碼寫編程就是要做一個小程序,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比非要硬著頭皮學習寫代碼效率要高得多。
以教為學
以教別人為目的去學習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對自己設置的一個任務設定了一個目標,解決了任務驅(qū)動的問題。另一方面,以教為學其實會讓你學得更好。
三、拖延癥的確診與治療
你有沒有拖延癥,相信你一定會說,有??!本課就說說拖延癥的問題。
1、關于拖延癥,你需要認識到的兩點
1)任何人都有拖延癥,只不過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
2)就算是自認為或被別人認為有拖延癥的人,最后也沒有把自己拖死。人之所以能做到拖延,就是拖延了也對自己影響不大。
2、如何克服拖延癥
將任務“嚴峻化”
拖延癥的本質(zhì)是注意力無法集中。而只有真正嚴峻的任務才能解決你的拖延問題。設置嚴峻的任務,例如明天這個任務就要交。你要通過做成一件事來突破,多做到幾件這樣的事,記住這份美好的感覺,然后形成習慣就可以了。比如我寫作,今天就要交作業(yè),我最晚只能拖延到今天,然后最后花幾個小時一鼓作氣寫完。如果每次都能一鼓作氣寫出一篇文章,慢慢自己的自信也就建立起來了。
目標細化
當我們有目標時候,但練習中一定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痛苦,所以很多人堅持不下來,而這種堅持不下來很大可能就是你設置的目標是有問題的,怎么辦?有長期目標固然好,但長期目標太長,會增加過程中的痛苦,所以我們要將目標縮短。比如俯臥撐,最終目標是為了看到腹肌,小目標就是每天要完成幾個。
增強自信
細化目標后,接下來就可以學一些找到感覺就能掌握的一些技能,比如像游泳或者騎自行車,你要先去學一些這種技巧性比較強的東西,來增強自己的信心。
產(chǎn)生質(zhì)變
增強信心后,再去做需要大量的重復而產(chǎn)生質(zhì)變的事情,例如讀書。成年人要學會速讀,先去看目錄,如果沒有對升級知識有用的篇章標題,就直接把這本書扔掉??吹綄ψ约嚎赡苡杏玫哪切祟},再去看那一章的內(nèi)容??戳藘裳郯l(fā)現(xiàn)又沒什么用,那再把這本書扔掉,不斷這樣去做,找到對自己真正有用的內(nèi)容。
所以,關于拖延,我們要先認清一個事實,就是任何人都有拖延的表現(xiàn),給自己設置一個真正嚴峻的任務,用小的目標去解決拖延的問題??梢酝ㄟ^從鍛煉身材開始設定小目標,通過做成這件事來突破,然后形成一種慣性,逐漸去學習一些技巧性比較強的東西,先來增強自己的信心,最后再去做那些需要由量變產(chǎn)生質(zhì)變的事情,那這整個這個過程算是高效的了。
四、在衣食住行上訓練專注力
為什么同樣半天時間給兩個人學習一樣東西,而最終的成果遠遠不同?拖延這種表象背后真正核心問題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專注力是決定效率的重要因素。那我們該如何訓練專注力呢?
答案是,從衣食住行的中而不是學習中去訓練,分別為購物、吃飯、燈光和睡眠。
這其中的關鍵是,平常的生活本身不能訓練人的專注力,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去營造儀式感,這樣會提升我們的注意力。
1、購買昂貴的學習工具
1)昂貴的學習工具,不僅能讓你心甘情愿地大量練習,還能提高你的認真程度和專注程度。你只要稍微讓自己心疼一點,就算達到效果了;
2)昂貴的物品,本身就是專注力的結(jié)晶。你感知到那種專注力,才能夠?qū)ψ约旱膶W⒘π纬梢环N訓練;
3)買一樣貴的東西,我們就沒錢再去買那些便宜的東西了,擁有的東西就能少一些,東西越少越能使人專注。
2、學會一個人好好吃飯
盡量吃點好的,少吃速食,少點外賣,盡量少吃自助餐。營造儀式感,會讓你更加專注。
3、使用射燈
射燈指燈的光束,能夠聚集在一個比較小的范圍的那種燈。在工作和學習的環(huán)境當中盡可能去使用射燈,周圍的環(huán)境都是黑的,這種儀式感的建立可以讓你的注意力稍微集中一點。就如舞臺的那種感覺,一個人把自己放在舞臺上應該會比坐在觀眾席里更專注一些。
4、進入高質(zhì)量的睡眠
睡眠不夠,人很難做到專注。困得不行還要硬撐著做事,這樣效率很低,不如立即進入到高質(zhì)量的睡眠。那怎么能進入高質(zhì)量睡眠?只有當很累的時候才能進入高質(zhì)量的睡眠,所以睡前的運動會提高睡眠質(zhì)量。
五、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
在如何提到學習效率方面,正確選擇學習的切入點,也是能夠提高你的學習效率的。
之前的內(nèi)容當中提過,要帶著任務目標去學習,奔著這個目標,我們該怎么找學習的切入點,從哪里開始學呢?
1、設定有效目標
1)對于成年人來講,覺得今天學會了這個,明天可能會有用,這是不切實際的念頭,是情緒化的不明確的目標;
2)明確的目標,不是基于想象的,也不是一時沖動,它應該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任務。比如為了學習而學習,看到別人學那自己也去學,而根本不知道學了可以干嘛這些,都屬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2、找準切入點,直奔大師
1)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這個大師不一定是指一個人,而是你的最終目標;
2)要去到哪里,就從哪里開始。明確了目標,就直接從這個目標開始起步。比如許岑學習吉他的時候直接挑了一個較難的曲子開始學,而不是先練習指法,練得很熟練后再去學這個曲子。
3)這個觀點并不適用于結(jié)構主義的學習對象。對于要用結(jié)構主義方法去研究的東西,還是需要踏踏實實從初級開始。因為這個需要進行系統(tǒng)學習,底子打好后才能進行創(chuàng)造。
4)要盡可能地去除膽怯,膽子大一點,走的路就能長一點。
六、給自己制造反饋
在整個的學習過程當中還有兩個障礙,我們要盡量的去除,一個就是自學的時候如何制造有效的反饋。要想知道反饋,你必須先有成果,就是要基于已有的成果來發(fā)現(xiàn)問題,所以才要制造反饋。當你學了一些東西之后,一定要想辦法講出來,或者應用出來,這才叫真正學會了這個東西。比如看完一本書要能講出來這本書講了什么,不然就和沒看差不多。
1、制造文字類反饋
1)看完文字的資料之后,要寫一份摘要出來,以便消化內(nèi)容。
2)寫摘要的規(guī)則之一:對照著文本寫,而不是脫稿默寫復述。找出文本當中的重要事實、陳述和一些觀點,構成摘要內(nèi)容。寫摘要的規(guī)則之二:要用自己的語言來寫,不是抄寫和簡單的選擇刪除。這類反饋我自己是用的最多的,盡量看完一本書后寫份讀書筆記。
2、制造語音類反饋
1)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英語的語音掌握就屬于比較容易犯錯的一個方面。你需要及時反饋,不然你會在那個錯誤當中不停地打轉(zhuǎn)。
2)從嘴里邊說出來,和直接進耳朵聽的效果,是有很大誤差的,你必須把它錄下來才能形成反饋。
3、制造肢體類反饋
通過給自己錄像,判斷自己的肢體形態(tài),給自己制造反饋。
七、怎樣突破學習瓶頸
在整個的學習過程遇到的另一個障礙,就是突破瓶頸了。到了這一步,首先要恭喜你,說明你的學習已經(jīng)到達一定高度了,超越了別人好多。同時也要清楚,有已經(jīng)突破瓶頸跑到你前面去的人,那為什么他們可以呢?那關于突破瓶頸的問題,也許在方法上進一步做調(diào)整是可以突破瓶頸的,但我們應該先確認是不是心態(tài)問題。心態(tài)問題解決了之后,瓶頸的原因也許還有涉獵的范圍不夠廣、專注程度還不夠高。
1、解決心態(tài)問題
首先我們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是可以突破這個瓶頸的。有些人的原因在于自己已經(jīng)到達這個高度了,心里已經(jīng)很滿意了。當你把自己限制在這里時候,方法的調(diào)整是沒有用的。這也是心理學中的“自證預言”現(xiàn)象,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所以要挑戰(zhàn)心態(tài),增強自信。方法就是去實際獲得相關體驗、或?qū)W習他人的體驗、或在腦中想象已經(jīng)突破這個瓶頸的體驗。
2、擴大涉獵范圍
解決了心態(tài)問題,接下來可能是涉獵范圍不夠,所以突破不了瓶頸。比如學習樂器時,突破美感這種瓶頸就不能再重復的練習了,工夫在詩外,需要不斷的積累。那多聽,多感受,就能培養(yǎng)和提高審美品味。或者多看一看文字的資料,比如那些世界級演奏家的傳記,這些東西都會為你帶來突破。
3、更加專注
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更狹窄的范圍內(nèi),以做到不去分心。有效的分配注意力,對于突破瓶頸能夠起到很大作用。
總結(jié)下,此文整理出了高效學習的定義,區(qū)分了學習方法的適用性,建議用任務來驅(qū)動學習,給了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教給了自己給自己制造反饋的手段,做出了如何突破學習瓶頸的探討。雖然舉的例子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但有些事兒是可以一通百通的,把一個事情做對,然后拿這個方法再去做別的一樣可以,然后慢慢就建立起來自信了。